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宋朝银元宝一两足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宋朝银元宝一两足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丽江
雪花银,最早出自宋代语句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,但只是民间对白银的称呼。我国古代以白银作为货币的历史中,官方称呼是银或白银。现代对银的称呼和纯度作出详细规定,纯度99.9%的为千足银,纯度99%的为足银。
云南旅游买的大理雪花银杯子,没用两回就变形很不一定买到假杯子。雪花银在丽江使用的很多,特点就是纯度高、硬度低、亮度高。
云南丽江雪花银打制的银器工艺品,纯度高、硬度低、亮度高,造型丰富而独特。丽江雪花银冶炼到纯度很高时,银产品似雪花般晶莹,表面呈雪花状,因所采选之原银色泽明亮、质地柔软、纯朴无瑕,深含玉龙雪山之灵气,加之丽江玉龙雪山纳西语意为银石,故称丽江雪花银。丽江雪花银民间有“祛灾避邪”和“健康情雨表”之称,丽江雪花银饰品的光泽度明暗,能准确地反映出饰品佩戴者的健康状况。
雪花银主要产地是中国云南省的丽江、大理和昆明等地。
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地质条件优越,银矿资源丰富,同时也因为历史上该地区是中国的银锭贸易集散地,因此在这些地区,雪花银手工艺术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。
汉代金银比价大约是1:5(黄金一斤值钱一万,银八两值钱一千)。唐宋佛教大盛,黄金多用于造像,金价昂贵,宋朝时黄金五十两值银八百两,则金银比价约为1:16。
元朝因西域流通银币,中国白银大量外流,银价亦上涨,金银比价大约为1:10。明朝初年官定金银比价是1:4,实际在1:4到1:7.5之间,万历中叶金价七八换(一两赤金换七八两足银),但随着日本和美洲白银的流入,到崇祯年间金银比价已经高达十三换(1:13)。
清朝康熙至嘉庆年间,金银比价在1:15上下波动,康熙二十六年为1:14.92,嘉庆十七年为1:16.11。道光、咸丰年间接近1:15.5。
随着19世纪70年代西方列强纷纷实行金本位,国际金银贸易出现金价上涨、银价下跌的情况,并影响到中国。光绪五年(1879)中国金银比价首次超过1:18(1:18.3999,为全年均价,当年最高比价达到了1:19.0504)。光绪十二年(1886)突破1:20(1:20.6996)。1894年为1:32.5873,翌年为1:31.6308。
雪花银最早出自宋代语句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,后来在历代文字中频繁出现,但只是民间对白银的称呼。
我国古代以白银作为货币的历史中,对银子的官方称呼是银或白银,计量单位为两。清朝时期官方以纹银作为银货币的标准纯度,即为93.5374%,全称户部库平十足纹银。
现代国家标准《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》里规定的银制品最高纯度标准(参照GB11887-2008)对银的称呼和纯度作出了详细规定,纯度99.9%的为千足银,纯度99%的为足银,都是制作首饰的常用原料。白银在世界各地产量丰富,我国福建省有大量产出。
“雪花纹银”出现的时间相对来说却是十分晚,它是在明朝中后期才出现的,但其实“雪花纹银”出现的频率并不算广泛,也就是在各种大型交易的时候才会出现。
因此,有一个问题便是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,那就是白银的造假问题,因为白银属于一种金属,想要造假的话就掺入各种混杂金属,这并不是什么不可做到的事。
这种情况的出现,最后只能造成碎银成为了最为普遍的交易货币,加上古代又没有验钞机,人们便是选择了一种非常硬核的办法,直接用牙齿来咬。
如果能够咬出牙印的话,就说明是真的,反之咬了之后没有牙印,那就说明并不是真的。
不难想象,在这种背景之下,经过很多人之手的“雪花纹银”,几乎每一块上面都充满了牙印。
但有种情况也不难预料地发生了,因为真正流通的碎银以及白银,根本不会存在那么多高纯度的白银,由此不少纯度没那么高的白银也渐渐流入了社会之中,相比较而言,也就是价格会低一点,而这就是“雪花纹银”的出现背景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银元宝一两足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宋朝银元宝一两足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